新型现代化电厂建设正酣
来源:青海日报时间:2023-05-30 10:08:05

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5月28日,雨后,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空气格外清新。走进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青海省投”)3×660MW火电项目建设现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的红色宣传牌,上面写着“锚定‘四地’建设 建设精品工程 谱写青海篇章”。不远处,五颜六色的道旗迎风飘扬,挖掘机、压路机等大型机械穿梭往来,身穿橘红色工作服、头戴安全帽的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。

挖掘机正在忙碌施工。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 摄

青海省投3×660MW火电项目是青海省稳经济基本盘的重点项目,肩负青海省能源发展和“四地”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。“目前,工程已完成‘五通一平’工作,场前区建设和主厂房原有基础利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。”青海省投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与工程部主任张宇龙说。

顺着张宇龙手指的方向,只见工人们三两一组,有的在用铁锹平整地面,有的在用打夯机夯实基坑,还有的在进行验槽作业……

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。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 摄

“项目采用‘上大压小’模式,是在拆除的原5×125MW燃煤机组原址上就地扩建3台660MW超超临界、一次再热、间接空冷抽凝式发电机组,工程以75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。铁路专用线、事故灰场尽可能利用原有设施,间冷塔布置在原灰场位置……”青海省投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智宏指着项目鸟瞰图,详细地介绍着项目整体情况。

据赵智宏介绍,该项目是世界首个高海拔掺烧高碱煤电厂,项目设计煤种为新疆煤与青海煤按一定比例配置,是高海拔高比例燃用高碱煤的首家超超临界电厂,年耗煤量约500万吨。项目建成后将大大优化系统电源结构,提高系统调峰能力,为新能源外送提供支撑,从而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,助力青海省建设新能源产业高地。

工人正在平整土地。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 摄

“项目建成后,将把先进的传感测量、信息通信、自动控制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和燃煤发电生产过程的工业化技术、电厂管理技术相结合,而由智慧工地、智慧安全、智慧燃料、智慧控制、智慧经营五大应用体系所组成的超融合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(1+5+N 模式)将与燃煤电厂的基础设施高度集成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,达到更规范的运营管理、更高的设备可靠度、更优的运行与出力、更低的能耗与排放、更强的电力市场适应性以及更低的企业运营成本,最终实现具有智能、安全、经济、环保、少人等特征的新型现代化电厂。”赵智宏说。

工人正在实施验槽作业。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 摄

关键词: